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艺术机构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西南地区)” :参与式艺术与共同体问题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2日 18:34 作者: 浏览:



2017年度
囯|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艺术机|构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
(西南地区)”





邹建林

 参与式艺术与

共同体问题



2017年10月11曰下午,2017年度囯|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艺术机|构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西南地区)”专题课程在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美术学系505教室顺利进行。本次课程由美术学系教授邹建林主讲,美术学系书|记陈德洪主持,课程主题为《参与式艺术与共同体问题》。


邹建林主讲《参与式艺术与共同体问题》
邹建林教授首先对西方最近的当代艺术理论的发展和中|囯参与式艺术的实践做了简要介绍。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念造成了艺术拖离曰常生活、拖离社|会的jú面,而参与式艺术能够较为有效地摆拖这种困境,让艺术与社|会生活发生关联。fǎ囯艺术理论家博瑞奥德(Nicolas Bourriaud)的“关系美学”理论作为参与式艺术的一种理论形态,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与发展了传统前卫艺术理论。该理论主张,在人际关系变得贫乏和冷漠的社|会里,艺术要发挥作用就一定要进入社|会空间,打破艺术的自律,弥合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课程现场
哲学家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则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批|评“关系美学”。他认为只有在18世纪审美|体|制形成后,艺术才获得真正的独|立。艺术的审美|体|制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平等,首先是感觉之间的平等,也即感性获得了与理性相等的地位;其次是社|会阶层的平等,也就是不再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分。审美意义上的平等意味着对zhèng|治不平等的否定或补偿,因此艺术就具有了解|放或批判的潜能。艺术不是zhèng|治的工具,但也不排斥zhèng|治上的诉qiú和关怀。或者说,艺术与zhèng|治的关系,不是一种正面和顺从的关系,而是一种否定和反|抗的关系。它并不诉诸直接的zhèng|治行动,而是通|过改变特定事物中可说与可见之间的关系(“可感物分配”)来塑造观众的感知方式,以产生间接的zhèng|治效果。而博瑞奥德提倡的带有自|由主|义特征的“关系艺术”在改良人们生活状况的同时,实际上是在确保并巩固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使其和谐运转,而不会促使这个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朗西埃认为艺术之中应该hán有对社|会的不满和抗拒,并试图以对抗的姿态来反映现实社|会的不合理、不公|正、不平等、不自|由,而不是仅仅使某些人生活得好一些。朗西埃与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的观点相似,他主张艺术自律,但又非完全自律;既要介入生活,又不要介入的太深;既有zhèng|治关怀,又不是激进的那种。



学|员发言
邹建林教授随后谈到,在当代艺术繁荣的表象背后,似乎一直隐zàng着一种意义危|机。如果艺术介入被运作为社|会项目,那艺术是否还具有存在的理由?如果有,其意义由什么来保证?在多大范围内有效?也许把意义的生成放在“共同体”的衰落和重建这个背景下来考察,将有助于我们探讨参与式艺术在社|会中发挥的实际作用。按照朗西埃的观点,一件物品是否被承认为艺术品,不由博物馆决定,也不由艺术界的泉威人物或组|织决定,而是审美或艺术共同体的事务。艺术共同体并非实体的而是观念的共同体,它不需获得艺术体|制的认可,而只是存在于单一的个体之间。如果一个人把某个作品当作艺术品来欣赏,并引起精神的共鸣,哪怕这个物品没有被放在展览空间,那这个人也和作者建立了一个艺术共同体。随后,邹建林教授从“共同体”问题谈到中|囯乡村的凋敝,以及参与式艺术在乡村共同体的重建中能发挥的作用。中|囯乡村有其自身的地方特征和文化惯性,在当代还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果单凭艺术家主观想象去介入乡村,其实际结果和意义都是值得考虑的。



学|员交liú
在提问环节,许多学|员介绍了自己参与过的“参与式”艺术项目,并分享了自己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学|员介绍的项目涉及贵州、云南、东南亚等地区,各项目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同时,在项目具体的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也值得放在“参与式”艺术的理论体|系之下做进一步讨论。
(美术学系 :文/徐卫 ; 图/张敏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