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于一体,8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武陵山区和秦巴山区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传统发展思路看,这里山高沟深偏远,是“穷山恶水”,但是转换思路,这里的山水和民族风情,正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中的最珍贵的资源。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团队秉持根植乡土的学术传统,充分运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设计驱动乡村振兴策略与方法研究》成果,建构出以绿色可持续为核心的设计实践范式,以“创新设计+乡村”为主线,多维度描绘乡村、激活资源、赋能产业,探索出一条创新设计驱动贫困地区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人民日报(2019年8月14日)以《当艺术遇上脱贫(新语)》进行专题报道,社会反响良好;《重庆扶贫专报》(2019年第95期)以《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创新设计助推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市专题推广,得到副部级领导高度评价:“很有特色,值得肯定”。
一、准确把握重庆扶贫产业发展困境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重庆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核心之举来抓,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产业扶贫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贫困地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竞相发展,培育了大批生态环保、安全优质的特色农产品,有力推动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由于受自然条件、群众自身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从农业生产来看,产品附加值偏低。高品质的现代山地绿色生态农产品业已上市,但山岭重丘交通不畅与品牌包装推广不够的双重影响,高质难以高价;另一方面,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还远未满足,绿色生态价值实现的市场前景广阔。“买贵”“卖难”问题并存,融入当下生活美学的农产品少,农产品附加值低,城乡互相价值难以彰显。
(二)从农民经营来看,组织化程度不高。“小规模、多品种”是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主要特征之一,也带来重庆扶贫产业发展的组织化、规模化、链条化、市场化水平总体偏低。“农品上行”和“商品下行”产业链条上农户的参与度低,欠缺组织,利益联结不够。同时,市场需求与产品供给的信息资源共享度较低,供需不平衡和价格不稳定加剧了产业发展的潜在风险,直接动摇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三)从农村发展来看,产业融合度不足。贫困地区的土地、生态、人文等资源非常丰富,但资源开发与特色彰显均不够,较少融入乡村地域的一二三产业中,其“产业价值”“生态价值”“腹地价值”“家园价值”难以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同时,创意设计人才不足,造成扶贫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产品开发的匹配度、产品市场的粘合度仍然较低,集成效应、边际效应、链条效应、增值效应尚未有效激发。
二、设计驱动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实践中,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团队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民族特色、民间文化、地方特产等资源,以“创新设计+乡村”为主线,以“产品体系化、产业链条化、产能规模化、业态多元化”为抓手,发挥专业优势,用设计创意驱动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设计研究、系统设计、组织设计、触点设计”为技术路径,融合产品、环境、品牌等专门设计,系统化、多维度创新驱动贫困地区传统产业发展升级,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当地扶贫产业走出一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天地。
图1 设计驱动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突出创意设计,充分赋值聚能,让产品美起来。依托贫困地区历史、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物产等独特资源,把乡村文化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重新梳理提炼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乡土元素,以“传统非物质文化+农产品”为介入点,将设计美学、生态理念与乡村文化等要素融入设计,让农产品“美起来”,最大限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一是在品牌推广上下功夫。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进行符号化设计,并运用到当地农产品品牌打造上,延续文化脉络、增加识别度,有力推动小规模优质农产品从“零散”走向“集聚”,“抱团”走出小山沟、走向大市场。二是在传统工艺开发上下功夫。将当地草编、竹编、刺绣、陶艺等传统手工艺资源与当下生活美学结合,使乡村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进入生活,一方面为城市生活带来工艺的温度,另一方面为贫困地区发展了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以及乡村车间,集合创意研发、培训交流,让村民就近就业、居家就业,实现增收。三是在乡村风貌提升上下功夫。以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为出发点,将贫困地区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等乡村意象结构要素融入建筑与景观原型体现地域特色,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二)突出服务设计,完善供销链条,让流通快起来。近年来,重庆市通过交通扶贫,在贫困地区基本建成了内通外联的交通网络,但是由于资源分散,贫困地区物流成本仍然居高不下。针对这一难题,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团队以“三合六统一”为理念,运用服务设计思维和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创新打造出一套适宜乡村发展的新零售供销服务系统,兼顾服务工程中的效率原则和服务过程中的体验原则,围绕服务系统中的生产效率、农户体验与互向价值展开设计研究与实践。“三合”:产业融合、业态整合、线上线下结合。“六统一”:统一信息平台、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仓储、统一配送、统一门店。该体系集“线上+线下”、“生产+销售”、“商品+服务”、“零售+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应用大数据资源有效指导设计整合资源,通过在乡镇开设精准扶贫便利店,有效缩短物流时间,降低物流成本。便利店兼具农副产品收购和电商平台产品收发功能,上行农产品通过下行商品配送返空车运回集中地,在产生“互向价值”同时,减少双向成本,直接惠及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户。此外,设计驱动贫困地区资源进一步与分拣分级、精深加工、统一包装、品牌管理等链条环节形成链接,使农产品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来实现充分增值,让贫困户能够参与到各个环节,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再进入各类流通市场,实现销量、效益双增长。
(三)突出溯源设计,强化质量安全,让产业兴起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吃营养健康。农产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团队瞄准市场需求,从生产源头开始介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溯源设计,对助推农业产业升级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方面,除了网络技术、条码识别技术等溯源手段外,还通过视觉传达设计,将贫困户的头像印制于产品上,让消费者对生产者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知,逐步建立起“贫困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从而建立起对品牌的忠诚度。实现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做到放心购买、信任消费;同时又能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每一位贫困户都能看到自身每一份的努力在市场上得到价值转换,使其增强责任感和为保障农产品品质而学习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动力。同时也很好的实现了乡村地域的农业价值、绿色价值、生态价值和家园价值等,变一次性的消费为可持续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依托智能物流、智能仓储、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指导农户开展规划生产,并提供从种子、植保、仓储、配送到销售的一体化服务,使农产品登陆更大销售平台和区域实体超市,依托强化服务功能来让农业产生更大效益,从而倒逼扶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突出组织设计,强化利益联结,让群众富起来。脱贫不是终点,稳定脱贫才是目标。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团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扶贫产业链条全流程进行深入解析,组织设计出一套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稳定保障贫困户持续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主要体现为“五个优先”。一是入股优先。吸纳贫困户资金等方式优先入股参与扶贫产业链条,按期分红。二是就业优先。提供经营管理岗位和大量临时性岗位,吸纳贫困人口优先参与,实现就地就业。三是收购优先。在统一收购环节优先收购贫困户农产品。四是信息优先。市场需求信息优先供给贫困户,并强化生产指导和定点回购。五是服务优先。在采购、仓储、配送、销售、经营等各环节,优先服务贫困户。
三、设计驱动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样本
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团队在应用设计创意介入重庆酉阳、石柱、巫溪等地的扶贫过程中,与当地政府及村民密切合作,围绕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系统,从“物”到“人”渐次展开,逐步探索形成三大实践样本。
(一)为扶贫产业强干的“农+艺+商”融合实践样本。在中国巫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巫溪县,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团队以“巫文化”为主题元素,帮助巫溪天元乡(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创作设计了系列产品包装并成功塑造成为区域特色品牌,使全乡特色农产品增值达到20%以上。在“中国陶都”荣昌,结合当下生活美学改型传统“泡菜坛”,用设计重新激活荣昌生产“泡菜坛”的传统手工艺,“泡菜坛”的售价从几十元提升到几百元不等,产品增值达到10倍以上。在酉阳县(重庆4个市级深度贫困县之一),探索设计了新零售商业供应链体系,指导开设了50余家连锁便利店,上行农产品与下行商品“互融、互促”,减少双向物流成本,着力打通乡镇、村居物流“最后一公里”,形成“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在酉阳的三年实践中,已实现200余种农品上行,惠及100多户贫困户和300多贫困人口。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农品销售、固定工资、劳务工资等实现增收150余万元。同时已有7000多种工业品下行,重塑乡村消费文化让假冒伪劣商品没有市场,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助力乡村社会的现代性转型与乡村治理。
(二)为扶贫产业塑形的“农+文+旅”营造实践样本。在重庆石柱、酉阳、黔江、大足、长寿等区县实施了传统村落、院落、民居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探索推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既有效保护了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同时又加力推动了农、工、商、旅、文多元融合扶贫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与持续发展。在石柱中益乡,将土家建筑风貌与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在已有“花卉种植+中蜂养殖+精深加工”产业链的基础上设计打造生产性景观,让乡村美起来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农业的休闲、体验、旅游、康养等功能,全方位实现乡村价值。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市中益乡华溪村,在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团队设计的乡村院落中召开了座谈会。
(三)为扶贫产业铸魂的“传+帮+带”育才实践样本。以设计创意之名、以教学之力,聚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走进乡村,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团队师生与当地村民进行设计创意互动,一起分享创意经验、一起进行在地设计实践。先后承担了“美丽中国行——西部乡村创新营建人才培养计划”和教育部、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培训项目竹编艺术培训、陶艺培训、漆艺研修、传统雕刻技艺培训等20余期,共计培训乡村设计创意人才600余名;持续举办“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展览与论坛,发挥重庆“设计驱动乡村振兴”探索对全国高校与乡村的辐射与带动作用;2019年“五四”青年节期间,组织举办的“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覆盖了116所高校、123座村落,其中在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举办的在地展览活动,吸引全镇近100户贫困户的深度参与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下一步发展计划
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将继续秉持根植乡土的学术传统,高度重视运用创新设计描绘乡村、激活乡村、赋能乡村的意义与价值,深入挖掘“创新设计+乡村”优势,着力推动“农艺商”“农文旅”“传帮带”等多元实践样本融合创新,推动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努力为大局担当、为大局服务、为大局作贡献。一是更加注重从时间维度挖掘历史层积。面向过去: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承载地,设计创意助力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立足现在:乡村是我们的精神故土,设计创新助力建设我们的赖以安家立命的精神家园;面向未来:生态是乡村最大的优势,设计创意助力建设人类生态文明。二是更加注重从空间维度识别乡村特征。通过活化乡村传统、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创意产业、促进乡村治理等,设计创意为乡村强干;通过乡村风貌改造、乡村遗产保护、乡村文化传承创新等,设计创意为乡村塑形;通过提升生活品质,回引返乡创意创业人才,提升乡村文化自信,设计创意为乡村铸魂。三是更加注重“思政+专业”的课程建设。继续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在城乡融合发展中不断完善和创新方法、路径、样本等,助力相对贫困问题解决和乡村振兴战略,将相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带入课堂,让建构的新方法、新路径、新样本等进课程,同时养成学生为人民设计的情怀,培养更多的乡村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