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至28日,在实验艺术学院教师曾令香、曾途,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杜雪晖的带领下,学校实验艺术学院2022级实验艺术1班、2班师生来到云南普洱老爪箐村,开展“认同与互构: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艺造”工作坊实践活动,深入体验新时代家国一体、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共同创新的真实场景。
4月17日至19日,工作坊师生在普洱开展了全面翔实的实地考察,走访村舍民居、民宿商家数十处,调研非遗研学小院、碾子房农研学基地等研学点,考察咖啡、茶叶等作物产地以及村中古建筑等,深入感受在地民族文化内涵,认识在地文旅创新的生产动线。期间,工作坊师生参观云南省思茅第一小学,走访该校新老两个校区,聆听校方讲解,观摩课堂教学,考察书法、国画、自然实验、茶艺、咖啡等特色教学室,开展交流与座谈,深入了解在地美育实践现场,学习在地美育实践经验。
4月20日至23日,基于工作坊主题,教师曾途、曾令香系统性讲解专业创作理念与方法,详授可借鉴的创作经验,教师杜雪晖就课程思政与专业创作的有效结合予以指导,确立工作坊行动方针与实践语境。以“空间”与“美育”为实践面向,师生通过拜访交流、空间记录等形式开展在地调研,并邀请在地社群参与调研汇报及现场答疑,接续开展更为深入的专项调研,并形成初步的创作构思。
4月24日至28日,通过与在地社群的共商及师生之间的紧密交流,工作坊逐步生成具有在地性、可实施性的创作方案,并落地实施。一方面,学员以“艺术创作彰显民族文化”“艺术实践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依托于老爪箐村的文化特色与空间特性创作了丰富的在地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学员联合思茅一小师生,开展儿童美育活动,开设艺术共创课堂,切实践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实践理念。
本次工作坊实践中,川美师生充分联动在地、立足在地,聚焦于民族文化传承及文旅产业创新,于社群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制定专业实践策略,确保专业思考、技术运用、创作劳动服务于地方发展。
工作坊学生感叹于在地文化的丰富精深,深刻领悟到艺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在深入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艺术创作不仅是表达个人情感,更是服务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当地社群合作,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制定了能够真正服务于地方发展的策略。作品亦收获在地社群的认可与好评,这次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让其更加理解艺术参与社会的必要性。
指导老师们认为,艺术不仅是观念表达,更是服务于文化传承与文旅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在地社群的持续交互,老师们对于艺术为何扎根社会、如何扎根社会有了更深的体悟。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专业实践,更是一次文化创城、文旅创新的行动实践,亦是时代下年轻学子的心灵擢升,期待这种思政与艺术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能够进一步完善,培养更多能够助益于社会发展的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