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界
重庆日报:重庆瞭望 | 大学品位与城市气质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6日 14:49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    浏览:

原报道链接:https://news.cqnews.net/1/detail/1167072511527460864/web/content_1167072511527460864.html

“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对于今天的中国大学而言,“中国特色”从何而来?除了一流的人才方阵、学科体系、创新能力之外,一流的大学文化同样不可忽视。

近期,重庆市委主要领导前往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大学调研并主持召开全市高校人才工作座谈会,强调要聚焦聚力、争创一流,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可以说,一座城市的气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大学的品位。创建一流高校,就要以文化作为黏合剂,与城市形成优势互补、建立融合共赢,让大学看似无形却又绵延不断的内在涵养与活力,推动城市向前迈进。

▲重庆大学A区一教学楼。重庆日报

作为一座城市最鲜明的文化符号,大学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城市精神,代表了文化水准的品位和高度,并长久地对城市发展的档次和质量产生影响。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最关键的资源是人才。尤其是身处以知识要素、科技进步、创新创意为主要驱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之中,以大学为依托的人才集聚模式,正在日益凸显出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人才,总是要和城市产生更多超越了经济层面的情感关联。一所优秀的大学会让他们对一座城市心生好感,一座开放、包容、自信的城市,也必将不竭地滋养一所大学的文化氛围。

“放大镜”中,独特的大学氛围成就更伟大的城市。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兴起于西方中世纪时期,在8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大学的文化底蕴、学术氛围等,也在不断放大城市的气质。

比如,牛津大学所在牛津市,被称为英国最具学术气质的城市,学校既没有校门也没有院墙,“开放”成为学校和城市的代名词;又如,有人戏称剑桥大学60多项诺贝尔奖是“喝咖啡喝出来的”,这是因为学校每天下午会有计划地安排不同学科的权威教授共进下午茶,碰撞观点、相互学习。

“培养皿”里,大学的精神气度与中国的风云历史交相呼应。1895年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是中国最早的近现代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和西方相比,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文化其实并不算长。但不少大学几乎从不缺席所在城市的重大事件,大学为城市培育人才,也为城市培养出独一份的精气神。

典型的有北大精神。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曾讲过:“世界上恐怕从来没有一所大学能如北大这样,与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在北大的各种典礼上,《永远的校园》时常被朗诵:“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用批判的目光审度漫漫的封建长夜,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赴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

“显微镜”下,透过大学能更真切地看到重庆的城市气质。1929年10月,重庆的第一所大学——重庆大学挂牌成立,诞生于战火纷飞时代背景下的它,从一开始就与坚强不屈的城市精神紧密相联;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罗中立、张晓刚、周春芽、何多苓等为代表的“川美现象”,轰动了中国美术界,他们与改革开放初期重庆敢闯敢拼、求新求变的城市精神同频共振……

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校长庞茂琨所说:“我们培养学生,不是让学生复制一个你,而是塑造一个他。就像高山,不能说老师是山顶,学生都是来支撑山顶的基础。我们是要把学生塑造成另一座高山,是要培育很多新的高山。”登上新的“高山”,自会看到更精彩的风景;而无数个“高山”,也必将让城市的气质更加磅礴伟岸。

▲第一届“社区营造·在地共创”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在九龙坡区启动。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就像重庆大学之于沙坪坝,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之于九龙坡、西南大学之于北碚、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之于南岸……重庆的每一所大学,在培育人才的同时,也对当地乃至整个重庆的城市气质,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于大学品位、城市气质、个人修养三者间的关系,有一段话写得格外动人。

“云南人对联大学生很好,我们对云南、对昆明也很有感情。”曾在西南联大中文系读过四年书的汪曾祺先生,多年后深情写道,“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抽象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均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且鲜明的大学文化。这种文化与城市互塑共长、荣辱与共,为大学和城市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无论是大学,抑或城市的发展,最终的核心目的都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内在动因,也是大学与城市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大学虽大,也可以做到“小而美”。今后,还可以通过怎样的“小切口”,让大学文化与城市气质更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精密对接,打通大学与城市互惠共生的“营养通道”。一方面,大学应主动与城市构建资源共享、人才培育的制度,以传统优势学科为主体,相关特色学科为依托,取长补短、交叉融合;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及时、充分结合发展规划,与大学共同打造适应新形势的学科机制,助推城市新产能、新经济发展。

比如,今年4月,“‘智’汇青春”川渝大学生科技创新文化节在西南大学举行。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团队研发的沙化地带开沟播种制草方格植被修复一体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学生团队研发的语音辅助干湿垃圾分类智能垃圾桶等,一一亮相。虽然出自学生之手,但也具有很强的市场推广性。

今年7月,重庆召开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重点提出了“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1458”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为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指明了新的方向。创新,让城市的气质更突出、更鲜明。

双向奔赴,促进大学与城市联动发展的共生机制。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有义务向社会提供文化服务。大学对城市最深刻的塑造,在于无形的文化滋养:开放的课堂、高质量的讲座、展览丰富的美术馆……居民不仅能从中汲取人文能量,更能与大学一道,参与城市的共生、共建。

比如,沙坪坝区就通过举办“城市改造师”大赛,引导青年积极融入老城的大街小巷改造项目。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系许芗斌副教授,带领学生打造的“种子小圃”,其设计方案获得了第二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第一名。许芗斌认为,“现场教学与社区营造相结合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城市更新有深入的理解,另外一方面也结合老百姓的需求,为他们办实事”。

从西南大学城市更新设计项目斩获全国风景园林最高奖、重庆大学设计创意产业园产业赋能城市更新,到重庆工商大学实施的“乡村振兴千村智力服务”计划、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以艺术介入乡村振兴……从城市到乡村,重庆的气质,经由一所所高校、一个个学生、一个个项目,变得更加丰满、生动。

▲“‘智’汇青春·科创峰会”川渝大学生科创高峰论坛现场。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生物电子研究所教授卢晓梅在其新作《大学大城》里提到一个观点:大学“为城而址”,应“为城而事”“为城而治”,推动官产学协调,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共建共治,从而实现大学与城市的协同发展,正和博弈,努力让大学成为城市的灯塔。

“灯塔”照亮的不仅是城市,更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一个个体的生活。当他们的生活被照亮、被温暖,城市自然会拥有更加打动人心的气质。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