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界
重庆日报:史上最大规模!461位艺术家、603件名作完整展现川美80年历史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2日 16:24   作者:李星婷   来源:重庆日报    浏览:

本报道原链接:https://app.cqrb.cn/economic/2020-10-27/477848.html



史上最大规模!461位艺术家、603件名作完整展现川美80年历史

重庆日报全媒体 李星婷2020-10-27 15:13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李星婷)历八秩沧桑薪火相传,育九州英才谱写华章。10月27日下午,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建校80周年(1940—2020)展在该校大学城美术馆举行探馆仪式,461位艺术家、603件名作生动展现川美80年历史 。这也是川美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完整的一次艺术成就展。

据了解,值八十华诞之际,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美术馆组织策划了“与历史同行: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建校80周年(1940—2020)”展。展览按时间线索划分为两大版块:1940年—1978年、1978年—2020年,以及十一个专题展组成,基本思路是注重学统梳理,构建创作谱系;强调历史语境,重视地域特色,重点突出“文脉与历史”“传统与经典”,以及时代使命与当代视野。

《春风已经苏醒》《X年X日雪》《父亲(版画)》《春》……461位艺术家、603件名家名作均回到母校,完整展现川美80年辉煌的艺术成就。

▲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布面油画 96x130cm 1981年

▲王亥 《春》 布面油画 159×78cm 1979年

川美院长庞茂琨介绍,此次展览将作品按时代顺序和作品种类作了归类,是对川美教学和艺术成就最全面的一次梳理和总结。

川美副院长张杰表示,通过这次展览,观众可以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读懂川美;对学生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感悟艺术的机会;这次展览对大众也是了解中国社会、美育教育的一次机会,是对全民美育的提升。

川美副院长焦兴涛表示,此次展览的都是记忆中的大师作品,能与与大师、前辈、历史同行,是自己非常骄傲的一件事情。

附展览前言:

历八秩沧桑薪火相传,育九州英才谱写华章。2020年10月,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迎来了建校八十华诞。

80年,砥砺前行,弦歌不断。1940年,从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到成都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闪耀着革命光辉的西北军政大学南下重庆,成立了西南人民艺术学院。1953年,两校合并,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59年5月26日正式更名为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八秩川美历经了筚路蓝缕到充实提高,进而辉煌壮大的发展历程,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铸就了川美艺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学术品格。

80年,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佳作,传承红色基因,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就“出人才、出作品”的办学特色,致力于探索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川美之路”。新时代川美人秉承“志于道、游于艺”的校训精神,积极探索创新,主动服务社会,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不断续写华丽篇章。

值此八十华诞之际,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美术馆组织策划了“与历史同行: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建校80周年(1940—2020)”展。展览按时间线索划分为两大版块:1940年—1978年、1978年—2020年,两大版块由十一个专题展组成,基本思路是注重学统梳理,构建创作谱系;强调历史语境,重视地域特色,重点突出“文脉与历史”“传统与经典”,以及时代使命与当代视野。

简要地追溯,在80年的创作历程中,四川美院一直是中国艺术创作版图中的重镇,各个时期均涌现出代表性的艺术家与代表性的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四川美院的艺术家敏感社会现实的变迁,把握历史与时代的发展潮流,强调人文关怀,用作品表现时代所凝聚的文化理想与艺术精神。1940年代初,四川美院高举抗战救国的旗帜,特别是在设计教育与理念方面,率先以“美化人生”为己任,主张设计服务民生,用艺术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以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为初心。新中国成立后,在构建国家意识与民族文化身份,以及在新的艺术思潮与艺术院系调整的背景下,四川美院秉承《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围绕“新中国建设”,以多元的绘画媒介,创作了大量体现时代变革的作品。1950年代以来,在追求文化现代性、艺术民族性的过程中,四川美院逐渐探索出一条融汇中西、古今,具有民族与地域特色的创作之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线,深入挖掘西南的地域与文化经验,在民间艺术中吸取养料,不断为学院的艺术语言注入文化内涵。这种重视本土性、地域性、少数民族文化经验的创作思路,因四川美院逐渐形成了中国美术界独特的“西南经验”,也为1980年代“乡土绘画”的崛起提供了契机。1978年以来,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四川美院迎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一方面,在绘画领域先后出现了“伤痕艺术”、“乡土绘画”、“生命流”、川美“新生代”、“中国经验”、“都市人格”等艺术思潮与创作现象,在中国当代绘画的阵营中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另一方面,四川美院在各个阶段都涌现出代表性的艺术家,并且,老中青三代济济一堂,各领风骚, 共同塑造和构筑了四川美院在当代艺术领域的人文传统。就四川美院的创作谱系与艺术追求来说,一条重要的线索,体现为现实主义艺术观念的绵延与发展。譬如,1940年代主张艺术为时代,艺术为人生,艺术为民众。1950到1970年代,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注入民族性、地域性。1980年代的“乡土绘画”追求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19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反映都市变迁与消费社会的景观现实主义,以及2000年以来,以日常、微观、身份为特点的“新现实主义”倾向。

当然,四川美院在创作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与美院长期致力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是密不可分的。1950年代伊始,四川美院在响应国家院系调整的背景下,不仅完成了成都艺专与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部分骨干教师的合并,并且,以美术、设计学两大学科为主体,逐渐完善了自己的学科结构,建立了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美院的教学与创作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形成了鲜明的体系与特色。1982年3月,受文化部委托在我校召开的“全国艺术院校创作教学座谈会”,在当时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院长叶毓山先生坚持推动“创作带动教学”的理念,形成了我校“出作品、出人才”的办学特色。1990年代中后期,以油画系、雕塑系等系科为代表,不断的践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出工作室制、导师制。进入2000以后,川美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是完成老校区的搬迁,建成了生态优美、风格独特的虎溪校区,为建设一流的美术学院夯实硬件基础;另一方面是打造一流的学科与一流的专业,在“双一流”的建设中成绩斐然。近年来,四川美院在院系调整的基础上,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引进优秀的青年教员,加大科研力度,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建立十多个省级科研平台与创新创业基地,持续推动“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加强跨学科的合作,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四川美院加强了国内与国际之间的校际合作,与欧美一些著名的艺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了一系列国际之间的学术研讨会以及艺术展览。

当前,我们党正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我们将进一步紧跟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的文化精神,贴近人民艺术与文化需要的优秀作品,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庞茂琨

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校长

2020年10月

部分展览作品:

王大同 《雨过天晴》 布面油画 160x112cm 1979年

朱毅勇《山村小店》布面油画 110.5x139cm 1981年

罗中立《岁月》 布面油画 205x140cm 1981年

焦兴涛《烈焰青春》 木、漆、丙烯 184x98x70cm 2019年

张晓刚 《草原组画:暴雨将至》 纸本油画 83x110cm 1981年

莫也 《母与子》布面油画 165x125cm 年代不详

唐允明《红岭》纸本水墨 280x175cm 1994年

庞茂琨《穿越时间的呐喊》布面油画 150x115cm 1999年

钟飙《公元1997》布面油画 180x180cm 1997年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