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关于“进一步做好外出实践教学”和“加强毕业创作教学”工作通知下发后,中国画系党政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相关课程教师教学专题工作会,全面部署落实“三贴近”精神。毕业创作“三贴近” ,是实现学校“高素质、创新性、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加快落实 “学科建设要贴近重庆发展任务、学术研究要贴近重庆发展要求、学生培养方向要贴近重庆发展需求”的重要载体。为此,中国画系中国画专业组成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三个方向具体落实创作选题进行毕业创作。
山水画以生态视角下城市山水探索研究--以重庆“桥”绘画表现题材为例。选题以重庆“桥”为主题进行创作,并开设相关艺术史分析课程和专题讲座,实例探讨绘画中的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相关问题,以“人与自然”生态为主题进行创作。人物画以“沿古变今——重庆大足石刻研习与表现” 人物画主题为例,以大足石刻为创作题材,感受大足石刻有趣的造型,并通过意象的转换,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传统石窟文化和当今中国画技法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花鸟画以“新桃源乡村——来自重庆酉阳桃花源的艺术创作实践”为例,以桃花源为毕业设计实践对象,将能观察中国历史社会中某种稳定的文化情境与集体记忆在当代中国的嬗变过程。同时,酉阳桃花源,作为重庆乡村振兴计划的一部分,以全新的花鸟画创作方式加以表现,亦是对传统图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的有效探索。 集中外岀实践教学,是实现学校“高素质、创新性、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落实全市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学科建设要贴近重庆发展任务、学术研究要贴近重庆发展要求、学生培养方向要贴近重庆发展需求”的重要载体,是师生体察社会民情、关心社会发展、服务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书法专业则以“重庆非遗样式的书法应用与拓展”和“梁平竹帘的书法创作应用拓展”为题,将毕业创作实践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拓展书法创作媒介的维度与空间,探索书法艺术服务社会有效途径,为传统手工艺寻找当代的转换机制和形式,拓展文化资源的利用度,发展重庆特色区域文化经济。
6个班级的外出实践教学活动分别以合川钓鱼城、巫溪天元乡、酉阳红色革命根据地和巫山为路线,选点聚焦“长江绿色生态发展”、“重庆历史文化脉络”、“红色革命传统”、“重庆扶贫攻坚战略”等主题,进一步充实了写生的精神内涵,是中国画系践行“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文艺遵循,和“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文艺使命的有效实践。